金融学院举办"智能催收管理"微专业建设研讨会 共育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

发布者:曾磊发布时间:2025-07-10浏览次数:11

       202577日下午,金融学院成功举办"智能催收管理"微专业建设研讨会。本次会议是贯彻落实教育部"双千"计划的重要举措,旨在深化产教融合,培养金融科技与不良资产处置交叉领域的紧缺人才。会议由金融学院院长朱江主持。

  校长张维出席了本次会议,来自农业银行、邮储银行、淮安农商行等金融机构的资深专家,以及法律界专业人士与金融学院党政班子成员、系主任、博士代表齐聚一堂,共商微专业建设大计。


  聚焦行业痛点 共话人才培养新路径

  随着金融科技迅猛发展和不良资产处置需求激增,智能催收管理已成为金融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。农行淮安分行副行长王雪海指出:"当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持续攀升,特别是零售类不良资产占比显著提高,且呈现明显区域性差异。"他强调,在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》实施背景下,合规催收成本大幅增加,行业亟需既懂金融业务又精通法律规范的复合型人才。

  邮储银行涟水支行行长王艳补充道:"市场对具备金融、法律、心理学多元知识结构的催收经理需求旺盛,目前人才缺口超过行业预期。"这一观点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同。

  技术赋能与伦理挑战并存

  农行清江浦支行副行长甄磊深入剖析了智能催收的技术应用现状:"尽管AI外呼、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已在头部银行广泛应用,但客户接受度仍待提升。同时,金融机构间的数据壁垒严重制约了催收效率。"

淮安农商行周月峰则聚焦技术伦理问题:"情绪识别技术的准确率与隐私保护的平衡,是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。此外,中小银行系统升级滞后也制约了新技术的落地应用。”


构建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

邮储银行风险部经理王庆提出创新性建议:"建议构建'金融合规+谈判心理学+Python基础'的三位一体课程体系,配套建设基于真实案例的VR模拟谈判实验室,强化学生实战能力。"

法文学院专职教师、江苏益新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邵白杨从法律维度建言:"建议推动'智能催收师'职业资格认证,同时加强债务人教育,提升社会对合法催收的认知度。"

深化产教融合 共绘发展蓝图

张维在总结讲话中强调:"'智能催收管理'微专业建设是学校响应国家战略、服务行业发展的重要抓手。我们将全力支持金融学院与金融机构深化合作,创新人才培养模式。”


金融学院院长表示,将充分吸纳专家建议,完善微专业建设方案,持续推动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,为行业输送更多高素质、复合型的智能催收管理人才。

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,标志着金融学院在紧缺人才培养领域迈出关键一步。未来,学院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,为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。